我国在大学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并且在多个大学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已有十几年了。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与西方及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接近。虽然各国各地区的通识教育理念不尽相同,如“全人格教育”“博雅教育”“有教养的自由人教育”等,但宗旨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康人格和高雅情操的建设人才和合格公民,因为大学承载的是科学和文化的传承任务,而不仅仅是“职业培训所”。
一
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事人文教育十几年,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大学生需要人文教育,需要精神营养,需要“亲切而温暖的”人文关怀。应该说,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以至于有人质疑哈佛大学:怎么哈佛大学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公司,脱离了“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的纯净的大学精神?香港大学则提出反对“没有灵魂的卓越”,也是基于对过分功利和世俗化的大学教育的忧虑。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并不更令人乐观,甚至更加严峻,从中小学开始的应试教育到过早的文理分科、严峻的就业形势、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文化氛围,再到教育官场化和教师为应对职称或“学术成果”影响而出现的教师形象的“矮化”,社会对“大官”“大款”的追捧等,无不影响着正处于精神发育期的大学生。迷茫、郁闷、浮躁、失落成了不少学生常常遭遇的精神寒流,以致出现“理想真空,精神贫血,价值悬浮”的群体性的现象。功利化、粗鄙化、物质至上渐成风气,混学分、逃课、作弊、当“枪手”、沉迷网络……竟成了不少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生活方式,以至于有学者直言当代我国大学教育存在三个缺失:知识缺失,学生知识面窄得可怜,在历史、社会、人文知识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价值缺失,我国社会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抛弃荒谬的价值观后,未建起新的健康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个时期的“价值真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冲刷下,大学与社会“无缝对接”过分讲求功利,过分追求物欲;道德底线缺失,缺乏道义感,缺乏对弱者的同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珍惜。我不认为这个判断完全准确,但大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道德底线下移、急功近利和浮躁等确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社会的一些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有着不良影响。社会、公司和学生家长的潜在的教育期望不是培养人,而是培养“人上人”,而且榜样大都是“大官”“大款”“大腕”。社会逐渐认可只有这些人才是成功者,而一些默默无闻、道德高尚、追求真理、勤奋读书的人却无处安身,找不到在社会中的位置。这种现状让大学生们感到做真学问、说真话、默默奉献的人“没出息”“太傻”。慢慢地,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变得只管有用无用、有利无利,不管是非对错、善恶美丑,成了缺乏眼光和胸怀、缺少人文情怀和公共关怀、价值迷茫的“新生代”。我曾经作过一次讲座:我们缺乏什么?在讲座结束后,我和很多学生交流,他们说现状确实如我说的那样,听后有警醒的感觉。他们也觉得这种人文教育、灵魂教育、公民教育真的很重要,真的很缺乏,所以说大学生“精神成人”呼唤真正的人文教育。
二
我的专业研究方向是历史,又在大学里讲了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国家倡导和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后,我在承担必修课教学任务之外,开设了多门人文类的选修课程。最初,我只是直觉地感到大学生的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重知识轻情怀,尤其文化素质教育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精神气质,于是和社科部老师一道开设了数门人文类的公共选修课,如中国传统文化评介、美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交响乐赏析、诗词鉴赏等。这些选修课充实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填补了他们的一些知识结构的缺陷,很受欢迎。这一阶段,我们的教育理念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进行人文教育是在做一项“拾遗补缺”的有益工作,并没有更深切的认识。随着教学的推进和思考的深入以及同学生交流的日益深入,我对人文课程乃至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它们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是向学生传播宇宙和人生的“大道”,绝非“拾遗补缺”,也并非可有可无,更不是多此一举。而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与完美统一;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提高素质则更好地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大学教育只有将大学生的做事与做人有机结合,才是理想的教育,而且二者中更重要的是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多次撰文和讲演,提出大学应做的事有三件:第一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第三给学生传授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由此可见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6年,张汝伦先生曾发表长文谈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其中对人文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总结得非常准确,他说:“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一方面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它使受教育者在提升自己的时候也超越自己,看到自己作为人类一分子对于全体人类的责任。它在使受教育者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人格和能力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和人类培养合格的公民。总之,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既能‘成己’,又能‘新民’……人文教育的状况是衡量一般教育状况的指针。教育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则必然以人文教育为教育的基石与核心;如以市场需求或功利目的为转移,则人文教育必然萎缩乃至名存实亡,因为人文教育更多地是培养人的人格修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格调趣味,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可以说,这个总结与我十多年不遗余力地研究和实践人文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当然作为哲学家的张先生概括得更为精炼。
认识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就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大学生人文素养”课程,从大学精神谈起,探讨“人何以为人”这一直击心灵的问题,探讨大学生如何承担起属于自我的生命,怎样领悟自我、设计自我、伸展个体生命,怎样为日常生活注入意义。也谈人生境界、人生幸福的底蕴,探讨坦然面对青春、性爱、婚姻、事业等一系列人生课题,并在不剥夺基本世俗生命快乐之外向上仰望更高的精神领域,对人类充满悲悯与温情。之后,探讨如何面对困难、面对生命之痛,如何面对困难而依然担当,从而开始真正的成长与成熟,并理性认识个人终极——死亡。再后,课程内容开始涉及国家与世界,激活学生的历史记忆,使他们穿越历史、走向现代,渐渐能思考诸如多元文化、科学如何滋润人的心灵、科学是否仅是人对宇宙的一种理解等问题,思考如何面对“全球化”大趋势、如何用“世界公民”的眼光来关注公共事件,如何审视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和平、全球化、生态、民族和解等难题。我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摒弃枯燥的说教,从大学生如何审视自我、叩问自己的灵魂开始,逐渐扩展至国家和社会,走向博大的世界与宇宙。由于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且能激活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学生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反响很好。“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一门精致的课程”“启人心智,教人思考’”“使心灵纯净”“如沐春风”“开始认真思考何以为人、怎样做人”“醍醐灌顶”等学生的听课反馈使我很受感动。我不仅从中体会到了人生意义和职业尊严,感到了人文教育的不可或缺,更体会到了大学生对人文教育的渴求,所以我会坚持下去。
我常想:人文教育或许不很实用,但它却能令大学生们更成熟、健全、优美、和谐。一个民族、一个公民,只有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真正地张扬人文精神,才会使我们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才会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在这个层面上,开展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又是长期实用的。
(徐方,山西大学教授,著有《大学人文十四讲》)